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Françoise Sagan - 莎岡的人生和她的小說

請擁有我的歡笑,請擁有我的悲傷。
然而,請留給我離開愛情的權利。
愛的消逝,不是你的錯,也不是我的錯。只是因為我不再覺得幸福了。
因為我不能對自己的幸福撒謊.....

這是我這幾天在讀的莎岡的小說-《熱戀 La Chamade》書封上面的文字。
上週六晚上在家看從法國文化協會借回來的Sagan傳記電影,以Sagan角度作旁白的電影台詞咚咚咚的打進我的心裡,迷人又任性而為的Sagan,好像我曾經試圖想抓緊的什麼,於是我不得不中斷電影,換上衣服出門跑步了。

第一次看Sagan是她打響名氣的第一本小說《日安憂鬱 Bonjour Tristesse》,看完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只記得主角是一個很任性的少女,其他都忘光了。後來在圖書館中看到了另一本《心靈守護者Le garde du cœur 》就又借回來看看,故事本身有點超現實,說不上是喜歡或不喜歡,但真正吸引了我的注意的是書中一些人物照片,因為當時開始沈迷於短髮造型,後來上網查了才發現其實部分照片並非Sagan本人照片,而是在傳記電影中飾演她的女演員Sylvie Testud在電影裡的劇照。


Sagan本人的照片則是這張,除非仔細看鼻子的部分,實在分不出太大差別。


順帶一提是我上網找Sylvie Testud的照片時,發現她跟英國年輕女演員Saoirse Ronan長的也根本一模一樣啊,眼神和氣質都好相像,只是Saoirse年輕了二十多歲。
《Sylvie Testud》       《Saoirse Ronan
  

Sagan十八歲時為了逃避入學考試,花了一個夏天寫出了她的第一本小說《日安憂鬱 Bonjour Tristesse》以討好父母,結果小說一炮而紅,開始了她長達五十年的創作生涯。Sagan筆下的小說主角多與她本身性格相近,真實世界裡的Sagan人生瘋狂不羈,完全不輸她所創作的小說。
Sagan率性而為,她喜歡豪賭,一夜輸光所有,又一夜賭贏八百萬法郎,然後轉身就用這八百萬法郎買了當時因度假而租下的老房子。她愛開快車,22歲時因此出了重大車禍,雖然撿回一條命,但療養時的止痛劑嗎啡讓她上了癮。她除了懂得寫作,對其他所有的世事似乎都不太瞭解,在生活上無法自理,永遠凌亂的房間,永遠搞不懂的金錢流向,搞不清楚是不是自己永不離手的香菸燒了房間。
讓人津津樂道的Sagan精采豐富的感情生活,電影中也陳述了部分,她擁有過二次短暫的婚姻,第二次婚姻她有了一個兒子Denis。結束第二次婚姻後,她和時裝設計師Peggy Roche展開了長年的同性同居生活。
看著電影時我覺得,電影並沒有特別著墨在Sagan最廣於被評論的感情生活上,但電影表現出Sagan的任性、天真和享樂主義,她喜歡朋友,一擲千金為朋友付出她也完全不在乎,她需要愛情,但是不相信愛情的永恆,她對自己也對世人誠實,因為吸毒進出法庭,她對記者說:「我是吸海洛因,我喜歡怎麼對待我的身體是我的事,法律應該要順從民意改變立法才是。」
雖然電影的步調平實,但看著電影的我卻激動不已,在接近片尾的時侯,Sagan疏離的兒子Denis欲到病房探望Sagan遭拒,他獨自到海邊散步,年輕時的Sagan卻出現了,與兒子相伴散步,Sagan跟Denis說:「就是太相信才容易失望,做我的兒子並不容易。」接著畫面是Sagan一個人面對大海的背影,旁邊以手寫字打上她為自己寫下的墓誌銘;「法蘭絲瓦莎岡(Françoise Sagan),1954年僅18歲的她以一本小小的《日安憂鬱》引起全世界騷動,走完恣意的創作人生,她的辭世,只驚動了她自己。」


只驚動了她自己。

我想要是再早個兩年,不論是Sagan的小說或是這部電影,我可能都不會有太大體會,就像我前兩年對《日安憂鬱 Bonjour Tristesse》並沒有特別的體會一樣,也許我看了電影後還會批評Sagan的任性妄為,像在anobii上的網友,說她的小說人物和她都過著莫名其妙的超現實人生。但是現在我卻覺得,人們會說Sagan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她不願意長大,堅持保有赤子之心,當我們為了順應社會生活慢慢變得世故,因為害怕而選擇可以得到安定結果的每個選項時,你羨慕起Sagan總是放膽的享受自已不計後果的人生,但是你還是裹足不前,然後人生的列車從不等待的持續往前,於是你只能在列車上閱讀Sagan聊以自慰。

是Sagan為了享樂而燃燒人生比較荒謬,還是我們一般人為了活著而活著才荒謬,愛著我的人只為了現實生活,我愛著的人不知現實為何,而我在這中間擺盪走失。

謝謝Sagan坦誠的人生,讀完Sagan,我也準備開始寫了。

(圖片皆取自於網路)

相關連結:
導演Diane Kury談Sagan
Sagan相關介紹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整個二月不專業無雷觀影心得- DVD篇

大家好,我是林EV,今天是三月的第一天,總共28天但假期就有13天的快樂二月已經過去了,二月因為一整個假多所以我一共看了六部電影。

DVD的部分有:
《紅酒燉香雞》德國片,以法文菜名Coq au Vin為名,劇情主軸就是一個浪蕩男子突然冒出一個女兒然後中途忙著跟前女友復合分開又復合,我覺得內容蠻老梗的沒什麼令人驚喜的地方,笑點也有點牽強,只有飾演女兒的小女孩非常可愛吸晴,然後枕邊人的心得竟是:「片中的光線不錯。」
後來上網查,發現該片是提爾史威格(Til Schweiger)一人分工導演兼男主角兼編劇,然後小女兒是他現實生活中的親生女兒愛瑪史威格(Emma Schweiger),我個人不是太喜歡這種一人多用作品,看完此片後,我對同一個導演的超賣座片《沒有耳朵的免子》也抱持了一些保留態度。



Blue Valentine《藍色情人節》,之前就聽說這是一部殘酷的愛情電影,看的時侯也差不多有從腳底開始發冷到頭皮的感覺,還好沒跟枕邊人一起看,不然看完後兩個人大概只能相對無言吧。



故事主軸是Michelle Williams所飾演的Cindy和Ryan Gosling飾演的Dean兩個人婚姻瀕臨絕境,從劇情裡一些細微的部分可以知道Dean一直深愛著Cindy,但是雖然婚後他的浪漫沒有改變,而且對妻女的愛甚而有之,但現實的一切卻讓這些變得微不足道。Dean意識到Cindy對他的抗拒,而想帶Cindy放下孩子一起外宿旅館一晚試圖挽回兩人之間的熱情,但是想不到更加速了婚姻的崩盤。從小失去母親的Dean要求Cindy為了孩子有完整的家庭而留下來,但在不幸福家庭裡長大的Cindy卻不想讓孩子跟她有一樣的成長環境而一心求去。

這部片籌備拍攝了十年才完成,除了演員表現精湛外,也是一部少數反應婚姻殘酷的電影。之前聽人家說婚姻要幸福一定要互相體諒包容,也有人說婚姻通常是其中一方去成就另一方,而通常是女性去成就男性,在這部片中雖然Dean從交往初期就是一直是努力遷就Cindy的那一方,甚至在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孩子的父親之下就決定要和Cindy結婚,但是到後來仍然是沒辦法維持住婚姻。
導演用穿插的方式安排兩個不同的時間線,相對兩人交往時或舉行婚禮時甜蜜落淚的片段,婚後溝通沒幾句就開始大吵的劇情更顯殘酷。我覺得Michelle Williams在片中超會演,在詮飾婚前的戲分就全身散發著一個少女精靈古怪氣息,但是在婚後的部分看起來完全就是個不快樂的少婦。


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經營感情不容易,但等你真的踏入婚姻時會發現要經營婚姻還比經營感情更難上幾百幾千倍,看著片中的兩人從相愛時的快樂到最後的分裂,感覺連身旁的空氣的冰冷了起來。所謂有著Happy Ending劇情的電影如果再繼續往下拍,不知道是不是都會變成這部《藍色情人節》.....我這樣說是不是太悲觀了........
呃...轉換一下心情來看一下電影中Ryan Gosling自彈自唱的片段吧,原來他是位有組樂的才子演員哦。


最後一部是枕邊人租的無腦片《熊麻吉》,租的時侯店員還叮嚀他看的時侯旁邊不要有小朋友,枕邊人把DVD放進機器的時侯說:「我想大概就像周星馳那樣吧。」結果看了之後根本不是那回事。劇情應該大家都聽說了,就是一隻會說話的泰迪熊和他的人類朋友的故事,然後人類朋友(也就是男主角馬克華柏格),長大之後因為泰迪熊很幼稚沒成長,事實上他本人也是沒成長而跟女友老在吵架的故事。


雖然大家說很好笑但其實整部片我幾乎沒有笑欵,最後看到一半實在忍不住覺得好浪費時間然後就開始一邊整理起房間了,我覺得除了笑梗戳不到我之外,片子的節奏也有點怪,有時侯會有一點頓ㄉㄟ的感覺,好像導演喊了開麥拉後演員都放空了兩秒才開始動作這樣。總之我覺得整部片有點像拉長的電視劇而且不是太好看的那種,然後我還因為遲還這部無腦片要被罰錢一整個感覺很阿雜。


以上是二月看的三部DVD,因為字有點多,所以跑電影院看的三部《悲慘世界》、《烈愛重生》和《派特的幸福劇本》就下篇再寫好惹~



房仲二巨頭之新人不專業面試經驗比較


目前台灣市面上的房仲二巨頭應該非皮卡丘跟小綠綠莫屬吧
廣告都打很大 店面多到跟便利商店有拼
(如果房仲也能代收卡費 停車費 網購取貨之類多好)
但除非是有特別做過功課 略懂略懂之人
不然一般人對這兩家公司是感覺不出甚麼分別
直到本人最近打算轉職
分別去參加過面試後 發現兩家其實風格很不同
平常要買賣房屋的時候
對房仲的挑選都只有看廣告
或是從他人的經驗中去打聽
換個角度,從業者徵人的流程來看的話
應該也有點參考價值
所以分享一下我分別去面試的經驗
這只是描述我參加過的該次面試
並不代表過去現在未來每次都是這樣的阿阿阿
參考參考就好歐歐歐歐歐~~~

分店經營方式
皮卡丘:只有台北市的是直營店(皮卡房屋),其他地區都是加盟店(皮卡不動產)
小綠綠:全國都是直營店,無加盟
心得:直營店由總公司管理,買賣房屋比較有保障~

新人待遇
皮卡丘:新人保障月薪五萬元X九個月
小綠綠:新人保障月薪五萬元X六個月
心得:保障月薪期間成交是沒有獎金的,月薪五萬看似豐厚,但據說其實領獎金的話多半會更多,所以對於有信心能早早上手的人來說,保障月薪的期間是越短越好拉~

上班時間&休假
皮卡丘:周一到周四10點上班,五六日9點上班,月休4-6天
小綠綠:聽說都是10點上班,月休7天(老闆特別指示一定要休足七天)
心得:這部分看起來小綠綠的老闆顯然比較疼惜員工~不過實際執行狀況不詳

面試地點
皮卡丘:信義路四段某大樓內的某一層
小綠綠:信義路五段,101對面,整棟大樓都自家的,日系灰黑色調,氣氛莊嚴
心得:小綠綠派頭跟氣勢大贏

履歷表
皮卡丘:投履歷的時候已經在網站上填過,到現場卻還要整份履歷再填一次
小綠綠:已經在網站上填過的都直接幫你列印出來,現場要手寫的只有一些其他項目
心得:真的很討厭明明已經給了履歷卻還要一寫再寫阿!

應徵者
皮卡丘:學歷要求專科以上,各種奇妙的西裝都有人穿來,也有人穿一般便服,有一些明顯的社會新鮮人跟中年人
小綠綠:學歷要求大學以上,除了一個hunter雨鞋妹之外,沒有奇妙的衣服,有幾個很業務臉
心得:整體來說小綠綠的應徵者看起來比較差不多,皮卡丘比較多元

面試前的說明會
皮卡丘:某店長主講,強調幸福企業,以及公司提供的各種福利跟補助,很喇叭的說他們同仁現在買東西都不看標價
小綠綠:某區長主講,強調公司重視人才跟扎實訓練,讓你上課上到怕,有時還要讀書寫心得,有人聽完就直接走了不參加面試(hunter雨鞋妹是其一)
心得:區長比店長大,所以感覺小綠綠比較重視說明會;皮卡丘有種哄騙的味道,小綠綠則經常強調操的部分

面試過程
皮卡丘:大房間內數個小桌,每個小桌一對一面試,氣氛比較熱鬧輕鬆
小綠綠:安靜的沉重小房間內,一次應徵一人,三個面試官對一個應試者,當中有個比較老的會直接接著進行複試
心得:感覺小綠綠對徵人比較慎重

總結:小綠綠應該是想打造乖寶寶讀書人團隊,皮卡丘走的則是親民熱血派,當中各有利弊,不過我自己對小綠綠的印象是勝過皮卡丘的,房仲業入行的門檻很低,有用不完的免洗業務,但小綠綠給人感覺有在認真挑人跟培訓,理論上人員的素質應該是會比較好,加上都是直營店,買賣房屋感覺卡放心~